崩塌!全国第一电动车工厂官宣停产,上千人失业!

2025-10-21 加国商业圈
来源:51.CA

受美国关税打压,安省真的是损失惨重。在汽车制造巨头Stellantis宣布将宾顿一条汽车生产线转移去美国后,近日又传来噩耗!

通用宣布停产这款电动车 安省工厂凉凉

据多家本地媒体10月21日报道,通用汽车公司(General Motors)已经确认,将停止在安大略省英格索尔(Ingersoll)的CAMI装配厂生产BrightDrop电动送货车,这让这家位于安省西南部工厂的未来变得悬而未决。

2025-10-21_174046.jpg

图源:Dale Carruthers/The London Free Press

早在今年五月,由于通用汽车称商用电动车市场需求放缓,该工厂的生产就已暂停。通用汽车今天表示,这项停产决定意味着BrightDrop车型将不会在任何其他地方生产,正式终结了这条曾被视为安大略省电动车雄心基石的产品线。

通用汽车加拿大区总裁兼董事总经理Kristian Aquilina在一份声明中说:“停止BrightDrop电动送货车生产的决定,是市场需求驱动的,绝不反映CAMI工厂员工的投入和能力问题。”

通用汽车表示,根据与工会Unifor签订的集体协议规定,小时工(hourly employees)将获得六个月的工资,以及可能的一次性付款和其他福利。公司将与工会和联邦及省两级政府合作,共同“评估CAMI未来发展的下一步”。

BrightDrop在2021年推出时,曾被宣传为通用汽车全面迈向电动化未来的重要一步。但公司表示,商用电动车市场的发展速度远比预期慢,原因包括需求疲软、监管变化以及美国针对电动送货车的税收抵免政策取消。

英格索尔工厂在联邦和省政府支持下投入了10亿加元进行改造,但自2022年底开始生产以来,其运营一直低于产能。

68f7e731c2849_original.png

图源:Global News

销售惨淡:与竞争对手差距悬殊

BrightDrop在2021年推出时,是作为一个独立的电动车子公司,被宣传为通用汽车电动化战略的基石,目标是到2025年每年交付5万辆电动送货车。但现实与预期相去甚远。

2024年,通用汽车仅售出1,529辆BrightDrop送货车。

相比之下,其直接竞争对手遥遥领先:福特(Ford)售出了12,610辆E-Transit,而Rivian则售出了13,243辆EDV(电动送货车)。

BrightDrop电动送货车在获得补贴前的价格约为74,000美元,而福特E-Transit的起售价仅略高于51,000美元。

2025年第一季度,BrightDrop仅售出274辆,虽然比去年同期(256 辆)略有增加,但远低于CAMI厂维持多班制运营所需的门槛。

68f7e73197c79_original.png

图源:investontario.ca

1200名工人前途未卜

CAMI装配厂现有员工约1,200人,自1989年投入运营以来,一直是英格索尔地区重要的经济支柱。通用汽车表示,公司将继续致力于为该厂寻找“有意义的机会”,但尚未明确接下来会生产什么产品。

代表CAMI工人的Unifor Local 88工会,尚未对CBC新闻的置评请求作出回应。

通用汽车强调,加拿大在其北美业务中仍占据核心地位,并特别提到了在奥沙瓦(Oshawa)和圣凯瑟琳斯(St. Catharines)的持续生产,以及正在魁北克省Bécancour建设的、斥资6亿加元的新电池材料工厂。

CAMI曾是加拿大第一个全规模电动车工厂,在联邦和省政府的大力投资下于2022年重新启动。但随着大量未售出的货车堆积在安省和密歇根州,通用汽车终于宣布停产。

预计联邦政府和安大略省政府都将面临压力,要求他们协助CAMI装配厂争取新的生产任务,就像他们此前支持安省其他地方的电动车和电池项目一样。

68f7e7318a57a_original.png

图源:GM Canada

安省接连传出噩耗,看来又得靠联邦政府接济了!

编者注: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,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!文字和图片来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如有侵权,请速联系小编,立即删除。

269
全部评论 (3)
匿名天使 发表评论于:2025-10-21 17:44:49
这破车卖7万多,要是能卖得出去才怪呢。
匿名天使 发表评论于:2025-10-21 17:44:40
通用本身技术就不过关,成本高,效能低,光靠政府补贴根本就扶不起来。可惜加拿大政府竟是些眼高手低之辈,大笔税金浪费在这上面。
匿名天使 发表评论于:2025-10-21 17:44:26
加拿大的失业率不干到20,30% 是不会醒悟的。接着选同样的政党,接着干同样的蠢事。🤦‍♀️🤦‍♀️🤦‍♀️
展开快速发表评论
二维码 | 渥太华微生活